浙江:金融护航 助企出海展韧性

Connor 火必app 2025-09-09 1 0

央广网杭州6月12日消息(记者 项楠)今年以来,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剧烈波动的国际物流价格,给浙江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。为助力推动企业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,浙江的金融机构也在强化机制保障、加大信贷投放、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下足了功夫。

嘉兴平湖是全国三大箱包产业基地之一,当地箱包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,产品远销欧盟、美国和印度。

浙江:金融护航 助企出海展韧性

平湖箱包产品(央广网发 平湖市委宣传部供图)

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,当地一家箱包行业龙头企业的做法是:一方面强练“内功”,加大技术产品研发,平均每年投入上千万元,每年设计研发新产品200多款,通过技术创新、提升产品竞争力来增强自身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;另一方面积极应变,通过参加广交会、外贸优品展销会、迪拜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,加快借展出海拿订单,规避单一市场对企业发展的掣肘。

然而,受利润压缩、企业库存商品所占用的资金量增大等影响,企业在应变求变的过程中,有一定的流动资金需求。“我们得知企业出口投保了中信保,便设计了出口信保专项融资方案,在担保和授信额度占用方面享受专门的优惠政策,即中信保项下的贸易融资可在企业原有授信的基础上,增加专项授信额度。”农行嘉兴平湖支行有关工作人员表示。

农行嘉兴平湖支行主动对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,以企业在中信保承保的出口订单作质押,今年以来,4次为企业发放出口信保融资,累计金额达1000万元,同时实施优惠利率,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缓解企业资金压力。

在浙江温州,为应对关税波动和业务承压情况,当地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积极应变。前期,企业于2023年启动海外工厂建设,计划于今年11月左右实现量产。

其后,企业计划一方面充分发挥海外工厂关税优势,承接相关市场订单;另一方面,依托国内完备供应链与技术优势,通过国内工厂保障高端研发与核心产能,将部分成熟产品线转移至海外,形成“国内技术+海外制造”的双轨模式。

然而,受海外工厂基建投入与订单回款缓慢影响,企业曾一度面临流动资金吃紧的压力。

浙江:金融护航 助企出海展韧性

展开全文

农行温州平阳支行走访企业了解当前生产及外贸订单情况(央广网发 农行浙江省分行供图)

在了解到企业情况后,农行温州平阳支行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,量身定制融资方案,于4月30日高效为其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抵押贷款,并执行优惠利率(2.5%),降低企业财务负担。

根据浙江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《4月份浙江经济运行情况》显示,4月末,金融机构本外币存、贷款余额分别为23.9和25.0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5.5%和8.5%。其中,企(事)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11.8%。

金融供给的稳定增加,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浙江外贸出口企业展强劲韧性提供了保障。

浙江:金融护航 助企出海展韧性

宁波舟山港(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)

统计数据显示,1—4月,浙江货物进出口1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6.6%。中,出口1.31万亿元,增长9.7%;进口0.44万亿元,下降1.6%。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4.2、2.2和2.6个百分点,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2.4%、15.6%和7.6%。民营企业贡献突出,进出口1.42万亿元,增长7.8%,占浙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.1%。

评论